厦门国税规章 | 税收法规 | 税法解读 | 福州市社平工资 | 漳州市社平工资 | 厦门会计指南 | 新税收优惠 | 企业所得税优惠 | ..新增值税税率 | 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厦门地税规章 | 会计法规 | 准则解读 | 泉州市社平工资 | 龙岩市社平工资 | 税收筹划实务 | 增值税优惠 | 个人所得税优惠 | 土地增值税税率 | 企业所得税法
厦门政府规章 | 会计法规 | 税法解读 | 宁德市社平工资 | 三明市社平工资 | 最新财税法规 | 营业税优惠 | 土地增值税优惠 | 个人所得税税率 |
福建税收法规 | 会计法规 | 财会解读 | 莆田市社平工资 | 南平市社平工资 | 税收基本法规 | 房产税优惠 | ..2016税收优惠 | 企业所得税税率 |

第四部分 资产处理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比较分析
2011-12-24 21:50:18   来源:中税网校   评论:0 点击:

  五、企业所得税扣除及相关业务与会计(会计准则)的差异总结
  通过上述所得税和会计在成本、费用税金及损失等扣除项目的比较,概括起来所得税和会计的差异表现为以下内容。
  (一)企业所得税和会计成本、费用税金及损失等扣除项目确认上的差异
  1.《成本费用明细表》(附表二)中填列并调整的差异
  下列与视同销售业务相关的,成本确认所得税和会计的差异为暂时性或永久性差异,在《成本费用明细表》的相应项目中填报并调整。
  (1)企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所得税确认视同销售,同时配比视同销售成本,差异的性质为时间性(暂时性)差异。
  (2)企业将资产(货物和财产)用于捐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在所得税上确认为视同销售同时配比视同销售成本,差异的性质一般应确认为永久性差异。
  (3)企业将劳务用于捐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在所得税上确认为视同销售,同时配比视同销售成本,差异的性质一般应确认为永久性差异。
  2.《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附表三)中填列并调整的差异
  下列企业所得税和会计成本、费用税金及损失等扣除项目确认上的差异,在《纳税调整明细表》中填报并调整。
  (1)企业所得税不允许扣除的业务内容中,属于会计“营业外支出”的项目包括: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超过扣除限额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和非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赞助支出;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上述业务所得税和会计的差异为永久性差异。
  (2)在损失确认业务处理时,会计将企业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在“资产减值损失”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并减少企业当期会计利润;此项业务内容在企业所得税扣除业务中不予确认。所得税和会计的差异为暂时性差异。
  (3)在费用确认业务处理方面,会计“销售费用”确认的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管理费用”确认的预计诉讼费用等预计费用,根据企业所得税扣除的“真实性”原则,企业所得税将不予确认。所得税和会计的差异为暂时性差异。
  (4)会计“财务费用”中对融资租赁业务未确认融资费用(收益)的处理,所得税不予确认。所得税和会计的差异为暂时性差异。
  (5)视同销售业务发生后,形成的“营业税、消费税”等属于商品课税税种的应缴税款没有伴随会计收入实现,所得税可配比扣除的税金没有在“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中核算和反映。所得税和会计的差异为永久性差异。
  (二)企业所得税和会计成本、费用税金及损失等扣除项目计量上的差异
  企业所得税法规采取列举的方法,对所得税中部分形成成本、费用及损失的具体项目规定了扣除的条件和计量标准。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对成本、费用税金及损失等扣除项目计量上的确认的差异,一般性质为永久性差异(结转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和广告费除外)。差异在《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附表三)中填列并调整,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捐赠支出。如果企业的捐赠支出不符合公益性捐赠支出的条件或超过计税标准,所得税和会计出现差异,差异的性质为永久性差异。
  2.工资薪金支出。如果企业的工资薪金支出不符合税法“合理”的条件,所得税和会计出现差异,差异的性质为永久性差异。
  3.职工工会经费、福利费、教育经费支出。如果企业职工工会经费、福利费、教育经费支出不符合所得税法规规定的条件或超过计税标准,所得税和会计出现差异,差异的性质为永久性差异(教育经费支出除外)。
  4.各项社会保障性缴款(包括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如果企业各项社会保障性缴款及住房公积金支出不符合企业所得税法规规定的条件或超过计税标准,所得税和会计出现差异,差异的性质为永久性差异。
  5.利息支出。如果企业实际发生的利息支出不符合企业所得税法规规定的条件或超过计税标准,所得税和会计出现差异,差异的性质为永久性差异。
  6.业务招待费。如果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支出不符合企业所得税法规规定的条件或超过计税标准,所得税和会计出现差异,差异的性质为永久性差异。
  7.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如果企业实际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符合企业所得税法规规定的条件或超过计税标准,所得税和会计出现差异,差异的性质为暂时性差异。
  8. 如果企业符合所得税优惠政策中“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和“安置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的加计扣除”的条件,则所得税和会计出现差异,差异的性质为永久性差异。
  企业日常应通过设置辅助账(纳税调整备查账)的形式,序时记录所得税和会计在成本、费用、税金及税收确认及计量方面的差异,为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报和所得税会计核算提供依据。同时所得税和会计的差异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报时进行调整。

第四部分 资产处理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资产的企业所得税处理的基本业务分析
  一、资产的税务处理对企业所得税影响
  
企业的资产包括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企业非货币性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生物资产及投资性资产。企业资产和企业所得税的关系,表现为企业资产持有和转让影响企业所得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形成。
  (一)资产持有阶段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
  一部分资产在持有阶段形成收益,增加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这部分资产是企业持有的投资性资产。
  一部分资产在持有阶段形成成本费用,减少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这部分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
  (二)资产在转让(处置)阶段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
   企业的各项非货币性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生物资产及投资性资产)在转让(处置)阶段,将产生资产转让(处置)的损益,增加或减少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当资产转让收入大于资产的计税基础,其结果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当资产转让收入小于资产的计税基础,其结果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二、资产税务处理的企业所得税构架
  
从资产对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角度,资产所得税的处理应包括资产的形成、持有和转让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企业所得税法规规定了相应要素。
  (一)资产取得的初始阶段确认资产的计税基础
   资产计税基础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其一,一部分资产在持有阶段产生成本和费用,计入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和金额。比如,企业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持有阶段,通过对固定资产提取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方式,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因此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直接影响到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金额。
   其二,企业资产处置阶段,企业所得税的业务处理为,在确认收入的同时配比成本,配比的成本为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直接影响资产处置的所得税的损益。
  (二)资产投资持有阶段确认形成所得税收入和成本费用的要件
  (三)资产转让(处置)阶段确认所得或损失

  三、资产处理所得税和会计差异及调整
 
(一)资产处理所得税和会计差异基本内容
  资产处理所得税和会计差异,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方面:
  (1)资产取得的初始阶段部分资产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不同。
  (2)资产投资持有阶段确认的损益不同。差异表现为:其一,确认投资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股息、红利及利息收入的确认要素不同;其二,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持有阶段,确认形成成本费用的资产折旧和摊销的要素不同;其三,对资产的期末计价处理不同。
   (3)资产转让(处置)阶段确认资产转让(处置)所得或损失不同。
   (二)资产处理所得税和会计差异调整的基本方法
   资产处理所得税和会计差异调整的基本方法包括:
  (1)由于所得税和会计在资产业务处理上有较大的差异,所以企业通过设置台账(纳税调整备查账)序时记录所得税和会计对资产处理方面的差异。
  (2)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根据“纳税调整备查账”记录的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3)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企业应根据会计核算数据和“纳税调整备查账”记录的数据,填制相关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第二节 固定资产企业所得税业务处理和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
 
  一、固定资产范围确认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比较分析
  企业所得税固定资产范围确认的基本要件
  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定义的表述虽然不尽相同,但其基本内容一致,除根据会计准则,企业将出租的建筑物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而企业所得税将其确认为固定资产。
  其一,固定资产的基本要件的构成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准则都包括: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资产。企业所得税又进一步列举出固定资产的形态,即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但是根据会计准则,企业将出租的建筑物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而企业所得税将其确认为固定资产。
  其二,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确认都没有给出具体计量标准,这种制度规定一方面,从会计的角度表现为会计人员需要根据企业经济业务进行职业判断,体现了会计的客观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另一方面,从企业所得税的角度表现为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制度的协调,减少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差异。
  其三,企业所得税对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确认为固定资产。会计准则规定,对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投资性房地产,平时不计提折旧,应当以资产负债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所得税对会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仍对其确认为固定资产,同时按照历史成本确认为计税基础。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差异为暂时性差异。

  二、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比较分析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企业所得税表述为计税基础,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所称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在企业所得税基本法规规定的基础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又进一步对固定资产计税基础做出了规定。企业所得税对固定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和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规定不尽一致。
  (一)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会计和企业所得税处理基本一致的业务
  1.外购的固定资产
  会计和税法对外购固定资产的计价规定一致,都是以实际发生的价款计量。
  2.自建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建造仅从金融部门借入款项或无借入款项)
  会计和企业所得税对自建固定资产计量的一致性表现为:第一,会计和企业所得税法规对自建固定资产的计量规定基本一致,都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为基础。第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时间应表现为一致性。对固定资产确认的时间,会计上使用了“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概念,并指出:“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无论是否交付使用,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认为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企业所得税上使用了“竣工使用”的概念,但是现行税法对什么是固定资产竣工使用及固定资产是否可以暂估入账,没有明确规定。尽管税法对上述业务没有明确规定,但在税法确定性原则和相关原则下,从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制度协调性的角度,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时间应表现为一致性。
  3.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
  4.企业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固定资产
  5.从被投资方分配股利取得的固定资产
  6.企业接受捐赠取得的固定资产
  7. 盘盈的固定资产
  8. 企业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处理不一致的业务
  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会计和税收处理不一致的业务,将导致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限中提取折旧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处理的差异,且差异属于时间性的。
  1.企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则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对取得固定资产的计量不一致。
  2.企业合并取得的固定资产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五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在重组过程中,应当在交易发生时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者损失,相关资产应当按照交易价格重新确定计税基础。”
  根据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固定资产,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固定资产,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固定资产,其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应当单独予以确认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规对于企业合并取得的固定资产成本的计价的规定有明显的差异。会计上以是否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为条件,分别确定通过合并取得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而企业所得税是按照交易价格重新确定计税基础。
  3.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计量异同表现为:其一,企业所得税和会计都将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计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或固定资产净价值;其二,会计对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计价,以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基础;企业所得税对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计价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为基础。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计量出现差异,差异的性质为暂时性差异。
  4.以非金融机构借款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建造或购置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如果从非金融机构借款,且支付非金融机构的借款利息支出,如果高于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超过计税标准的部分不得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进行资本化处理。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建造或购置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如果从非金融机构借款,所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进行资本化处理,计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此时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处理对固定资产的计量出现差异,差异的性质为永久性差异。
  5.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投资性房地
  企业所得税对会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予确认,企业所得税仍对其确认为固定资产,同时按照历史成本确认为计税基础。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差异为暂时性差异。

  三、固定资产折旧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比较分析
  (一)固定资产折旧范围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比较分析
  固定资产折旧范围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基本内容一致。  
  固定资产折旧范围企业所得税和会计不同的是:会计准则对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会计处理在企业所得税上不予确认,企业所得税对企业出租建筑物的计量应按照历史成本确认计税基础。企业所得税对投资性房地产确认为固定资产,并同时提取折旧。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比较分析
  企业所得税法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原则上采取直线法,工作量法属于直线法。同时,对可以采取加速折旧的企业做了严格限制,即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的固定资产,包括: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确定,会计准则的规定相对灵活,企业会计人员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经营情况进行职业判断;税法的规定具体明确体现确定性原则。如果企业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企业所得税和会计采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不同,则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在折旧的处理上出现差异,差异的性质为暂时性差异。
  (三)固定资产净残值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比较分析
  企业所得税法规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固定资产净残值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准则仅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企业所得税对固定资产净残值的确定可以采取会计的方法。
  (四)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比较分析
  企业所得税法规以列举的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规定了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3年。
  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未作定量规定,只是原则性地要求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如果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企业所得税和会计不同,则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在折旧的处理上出现差异,差异的性质为暂时性差异。
  (五)固定资产折旧提取的起止时间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比较分析
  企业所得税法规中规定,纳税人的固定资产,应当从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提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增加的次月起计提折旧;企业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
  会计和企业所得税对固定资产折旧提取的起止时间一致。
  (六)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复核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比较分析
   企业所得税法规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时间、残值以及折旧方法进行了限定。如果企业对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通过复核改变,则会计和税收处理出现差异,差异的性质为暂时性差异。
  
  四、固定资产改建或修理支出(长期待摊费用)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处理的比较分析

  (一)固定资产改良或修理性支出资本化和费用化范围确认会计和企业所得税的比较分析
  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或费用化范围规定了确认原则,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会计人员可以依据重要性和谨慎性原则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或费用化范围进行职业判断;企业所得税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范围确认,通过列举给出了具体操作要件,对固定资产改建支出规定了性质判断标准,即改变房屋或者建筑物结构、延长使用年限等发生的支出;对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规定了相应量化的标准,即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和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企业依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对当期一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确认为资本化处理,如果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原则,会计上也应确认为资本化处理。
  为了减少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差异,对固定资产改良或修理性支出资本化和费用化范围确认,在不违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会计处理应尽可能和企业所得税处理保持协调一致。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处理(长期待摊费用)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比较分析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处理是形成“长期待摊费用”进行摊销,还是通过增加“固定资产”计价进行摊销,尽管企业所得税和会计规定不尽一致,但业务处理的结果基本一致。为了减少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差异,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资本化处理,在不违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会计处理应尽可能和企业所得税处理保持协调一致。

  五、固定资产损失的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处理比较分析
  (一) 固定资产一般损失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处理比较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企业所得税涉及的固定资产损失主要包括: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损失的计量为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
  在企业对固定资产没有提取减值准备的前提下,固定资产发生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企业所得税与会计相关业务的处理一致;如果企业对固定资产提取减值准备,则对企业发生的固定资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的计量,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将可能存在差异。
  (二)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处理存在差异
  会计和企业所得税在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即固定资产期末计量上存在差异,差异的性质为时间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
  1.资产负债表日,会计在符合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条件下,对固定资产提取减值准备。会计和企业所得税对此项业务处理的差异表现为:其一,会计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计入“资产减值损失”会计科目,期末减少企业当期会计利润;企业所得税对会计上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予确认,对资产减值损失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处理的差异进行纳税调增处理,并确认为暂时性差异。其二,会计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减去累计折旧与减值准备后的余额;企业所得税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
  2.在会计上在提取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使用期间,会计上按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继续提取折旧;税收处理按原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进行折旧的提取。会计和税收处理的差异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报时进行纳税调减的处理。
  3. 会计对提取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处置时,除了结转固定资产的余值,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企业所得税确认固定资产转让损益时,应配比扣除税收口径计量的固定资产净值。会计和税收处理出现差异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报时进行纳税调减的处理。

  六、固定资产处置企业所得税和会计比较分析
  (一)固定资产所有权转移确认收入的范围不同
  根据企业所得税相关法规规定,企业将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债务重组、分配股利和无偿捐赠在企业所得税上处理为视同销售。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将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分配股利和债务重组在会计上应确认损益。
  (二)固定资产处置确认损益不同
  在固定资产处置收入及费用相同的前提下,固定资产处置所得税和会计确认损益的计量结果不同,主要原因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不同,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不同
  2.固定资产折旧要素不同
  3. 固定资产提取减值准备
  (三)固定资产弃置费用会计和企业所得税的比较分析(略)

  七、固定资产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基本要素的比较基本结论
  上述固定资产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基本要素的比较结论总结如下:
  (一)固定资产确认
  除根据会计准则,企业将出租的建筑物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将其确认为固定资产以外,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定义的表述虽然不尽相同,但其基本内容一致。
  (二)固定资产计价
  固定资产计税基础和会计计量不尽相同。除外购和自建固定资产以外,企业其它途径取得的固定资产一般以公允价值确认计税基础。
  固定资产计税基础和会计计量不一致业务有:企业不具有商业实质或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固定资产、企业同一控制合并取得的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以非金融机构借款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上述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对固定资产计量上的差异,部分为暂时性差异,部分为永久性差异。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构成要素
  固定资产折旧范围。固定资产折旧范围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基本内容一致。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净残值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准则仅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企业所得税对固定资产净残值的确定可以采取会计的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未作定量规定,只是原则性地要求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企业所得税法规以列举的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规定了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果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企业所得税和会计不同,则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在折旧的处理上出现差异,差异的性质为暂时性差异。
  固定资产折旧提取的起止时间。会计和企业所得税对固定资产折旧提取的起止时间一致。
  (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长期待摊费用)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长期待摊费用)资本化确认。固定资产后续支出(长期待摊费用)资本化确认会计和企业所得税的异同表现为: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或费用化范围规定了确认原则;企业所得税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范围确认,通过列举给出了具体操作要件。如果企业对当期一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对资本化确认出现差异,差异的性质为暂时性差异。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处理是形成“长期待摊费用”进行摊销,还是通过增加“固定资产”计价进行摊销,尽管企业所得税和会计规定不尽一致,业务处理的结果基本一致。
  (五)固定资产损失
  会计和企业所得税在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即固定资产期末计量上存在差异,差异的性质为暂时性差异。
  (六)固定资产的处置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其一,对固定资产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处理的差异,必须进一步确认为暂时性差异还是永久性差异,企业需要设置台账进行记录,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报时进行纳税调整,同时在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其二,为了减少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差异,对固定资产的要件确认在企业所得税和会计都没有明确规定条件下,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对相关业务处理保持协调一致;当企业所得税法规有明确规定时,在不违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会计处理应尽可能和企业所得税处理保持协调一致。

第三节 无形资产企业所得税业务处理和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

  一、无形资产的范围确认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比较分析(略)

  二、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比较分析(略)

  三、无形资产的摊销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比较分析(略)

  四、无形资产期末计量(减值损失)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比较分析(略)
  
  五、无形资产处置会计和企业所得税的比较及差异分析(略)

  六、自行开发无形资产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处理的比较分析(略)

  七、无形资产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基本要素的比较基本结论
  上述无形资产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基本要素的比较结论总结如下:
  (一)无形资产确认
  除根据会计准则企业将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和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除商誉以外,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定义的表述虽然不尽相同,但其基本内容一致。
  (二)无形资产计价
  无形资产计税基础和会计计量不尽相同。除外购和自建无形资产以外,企业其它途径取得的无形资产一般以公允价值确认计税基础。
  无形资产计税基础与会计计量基本一致的业务有:外购无形资产、企业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无形资产、接受捐赠取得的无形资产、债务重组取得的无形资产、分配股利取得的无形资产、接受投资取得的无形资产、盘盈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计税基础和会计计量不一致业务有:企业不具有商业实质或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无形资产、企业同一控制合并取得的无形资产、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上述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对无形资产计量上的差异为暂时性差异。企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符合企业所得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条件自行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计税基础和会计计量不一致,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对无形资产计量上的差异为永久性差异。
  (三)无形资产摊销的构成要素
  无形资产摊销的构成要件不尽相同。
  无形资产摊销范围。无形资产摊销范围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基本内容一致。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企业将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和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企业所得税对企业土地使用权的计量应按照历史成本确认为计税基础,并在使用期限内进行摊销。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差异为暂时性差异。
  无形资产摊销方法。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确定,会计准则的规定相对灵活;税法的规定具体明确,一般采取直线法。如果企业计算无形资产摊销额时企业所得税和会计采用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不同,则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在摊销的处理上出现差异,差异的性质为暂时性差异。
  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摊销年限未作定量规定,企业所得税法规以列举的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无形资产规定了无形资产计算摊销的最低年限,如果企业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企业所得税和会计不同,则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在摊销的处理上出现差异,差异的性质为暂时性差异。
   无形资产摊销提取的起止时间。会计和企业所得税对无形资产摊销提取的起止时间一致。
  由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对无形资产的使用时间、残值以及摊销方法进行了限定。如果企业对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和摊销方法通过复核改变,则会计和税收处理出现差异,差异的性质为暂时性差异。
  (四)无形资产减值损失(略)
  (五)无形资产的处置(略)

第四节 存货企业所得税业务处理和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
 
  一、存货范围确认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略)

  二、存货初始计量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略)

  三、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准则比较分析(略)

  四、存货的期末计价(减值损失)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略)

  五、存货发出(处置或领用)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略)

  六、存货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基本要素的比较基本结论
  上述存货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基本构成要素的比较基本结论为:
  第,存货的构成要件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基本一致。
  第二,存货计税基础和会计计量不尽相同。
  第三,会计和企业所得税在存货减值损失的确认,即存货期末计量上存在差异,差异的性质为暂时性的差异。
  第四,存货的处置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存在差异。企业将存货对外投资、债务重组、分配股利和无偿捐赠在企业所得税上处理为视同销售。其中,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将存货对外投资和债务重组在会计上应确认损益。
  生产性生物资产企业所得税处理和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的比较分析(略)

第五节 投资资产企业所得税业务处理和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

  一、权益性投资资产企业所得税业务处理和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
  企业所得税的权益性投资资产包括会计的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按照权益性投资业务处理的基本结构,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比较如下。
  权益性投资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处理原则的比较分析:
  1.权益性投资业务会计处理的原则
  (1)按投资资产持有目的不同进行投资资产划分
  从投资资产持有目的不同对权益性投资资产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2)遵循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对权益性投资,会计遵循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权益性投资资产进行相应业务处理。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处理,根据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不同情况,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方式。权益性投资根据不同业务情况,可以提取减值准备。
  2.权益性投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的原则
  (1)确定性原则
  投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的税法规定体现了“税收法律主义”之下的确定性原则,表现为不论何种投资形式投资业务的投资计税基础的确定、投资持有收益的确认,税法规定表现为一致性。
  (2)避免重复征税的原则
  由于投资方的投资所得是从被投资方税后利润分回的,如果不进行抵免,将会出现重复征税的结果。因此,为了避免重复征税,税法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税。
  (3)反避税原则
  为了避免关联企业之间通过投资转让损失对企业所得税的税基进行调节,企业所得税法规对投资损失税前扣除进行了限定。即企业权益性投资损失,可以在税前扣除,但对每一纳税年度扣除的权益性投资损失进行限定。
  3.权益性投资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差异的调整原则
  由于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对投资业务处理的原则不同,且会计准则和现行企业所得税关于投资业务处理的规定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不能简单采取和其他业务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差异处理的方法,对投资业务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处理的差异进行调整,即对会计数据进行调增和调减的处理。 
  企业在投资业务发生的过程中,应设置投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的台账(纳税调整备查账),按照投资业务处理的企业所得税法规规定,在投资初始阶段确认的投资资产的计税基础;在投资的持有阶段,确认的投资所得(股息、红利);在投资处置阶段,确认的投资处置损益,在台账(纳税调整备查账)中序时予以记录,并据此填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权益性投资企业所得税和会计比较的结论
  企业所得税权益性投资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包括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属于权益性投资的部分。权益性投资业务处理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异同如下。
  权益性投资的初始计量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
  (1)如果购买日投资成本不需调整,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企业所得税和会计为市场公允价和支付的相关税费;
  (2)购买日投资成本的需要调整,则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对投资成本的确定产生差异,差异的性质为暂时性差异。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企业所得税和会计不同,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差异为暂时性差异。 
  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初始计量:
  (1)如果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可以可靠计量,在会计上确认损益与企业所得税处理一致;
  (2)如果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公允价值不可以可靠计量,则会计上和税收处理不同,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差异应确认为暂时性差异。
  非合并方式(支付现金、发行权益性证券、投资者投入、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处理一致,为市场公允价和支付的相关税费。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处理一致。
  2.权益性投资持有阶段取得收益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收益计量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处理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1)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分配计量的差异,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在此项业务的确定上出现暂时性差异;
  (2)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的股息红利免税,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差异为永久性差异。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
  权益性金融资产。权益性金融资产持有收益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处理一致,以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份额,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
  3.权益性投资期末计量
  投资资产减值业务。企业根据会计准则确认的权益性投资减值损失(仅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企业所得税上不予确认,不允许税前扣除。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在此项业务处理上的差异表现为暂时性差异。
  公允价值的变动调整业务。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进行的调整,企业所得税对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的调整及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予确认,企业所得税对投资资产的计税基础保持不变。
  (1)交易性金融资产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企业所得税和会计的差异为暂时性差异。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因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所以所得税和会计差异对纳税不产生影响。
  4.权益性投资处置
  权益性投资处置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如果转让(处置)权益性投资企业所得税和会计配比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不同,资产处置损益的结果所得税和会计不同,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处理出现差异为以前业务处理形成的暂时性差异的转回。

  二、债权性投资资产企业所得税业务处理和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
  企业所得税债权性投资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包括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属于债权投资的部分。
  (一)债权性投资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差异的调整原则 (略)
  (二)债权性投资资产初始计量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处理的比较分析 (略)
  (三)债权性投资资产持有阶段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处理的比较分析(略)
  (四)债权性投资期末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调整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处理的比较分析(略)
  (五)债权性投资处置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处理的比较分析(略) 

相关热词搜索:企业所得税 会计 比较分析

上一篇:2010年注册税务师继续教育考试(执业)试卷及答案(二)
下一篇:第三部分 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处理与会计相关业务比较分析

分享到: 收藏
依法纳税利国利民…请稍等... 依法纳税利国利民…请稍等... 依法纳税利国利民…请稍等... 精彩内容06正在载入中…请稍等...